韓國電影《謊言》(Gojitmal)心得
私心覺得原著小說作者像是圈內同好,甚至可能有過相關的真實經歷,才能寫出這麼細膩的互動。當然,這一切都是後話。創作者在創作的當下,可能沒有那麼多聯想,所有的分析都是在作品成立之後才產生的。
在第一個洞跟第二個洞,分別都進洞之後,出現第一段的聊天訪談,男主角(J)詢問女主角(Y):「為什麼在畢業前破處,對妳這麼重要?」Y回答是因為她大姊。她大姊被強暴而自殺了。然後,另外一個姊姊在工作的保齡球館被強暴;奇怪的是,她愛上那男人,然後兩人搬去巴西。Y說:「我想要在被強暴之前,選擇我自己的性伴侶。」
這一段對話,聽起來太令人難過了!身為女性,完全可以同理那種身心被侵犯的害怕和恐懼感覺。特別的是,導演在這裡安排Y 用刀將蘋果削皮、切片,而J吃著蘋果,一邊聽Y 講這段心裡話。蘋果容易聯想到《聖經》裡的「禁果」。
『「初嘗禁果」通常是指年輕男女間發生婚前性行為。偷食禁果被認為是人類的原罪及一切其它罪惡的開端。』——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
有一幕,當他們外出吃飯, Y 詢問J:「沙朗是什麼?牛肉或豬肉?」我覺得剛好回應 @Bbyu_TW 提到的,在他們的關係剛開始時,J引導及帶領Y ,Y 從J身上學到很多知識跟體驗;而當他們關係交叉,Y 運用她從J身上學到技巧和命令口吻,開始成為主動方,給予J疼痛的體感。
J的家被火燒個精光。Y剪了一頭短髮,離家出走。兩個無家可歸的人,於是開始四處為家。Y 在收到哥哥車禍離世的消息之後,一邊收下洗好晾乾的襪子,一邊告訴J,她準備回去學校上課,她要回家了。J傻眼:「那我呢?」這裡的襪子,對我來說象徵「社會規範」。恰巧呼應了電影前面兩場情慾戲,那時的Y ,即使全身脫個精光,與同樣全裸的J做各種互動時,Y都穿著襪子。
「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於江湖。」家的定義是什麼?
「男孩:家不見得是一個地方,對吧?有愛的地方就是家。」——《男孩、鼴鼠、狐狸和馬》
我也好喜歡 @Bbyu_TW 提到旅館裡的光線,像是冬日暖陽,溫暖又不會讓人曬傷,而且融化心房,真的是照亮心中黑暗的角落。旅館變成一處超現實空間,在房間裡,有知情同意,有關懷跟尊重;出了旅館,則是禁忌與規範,還有被強暴的姊姊們以及追著妹妹Y 的哥哥。
在男女主角相互道別的火車站前,有一連署攤位,民眾有簡單的一兩句對白:「我更希望一個國家是能夠尊重每個人聲音的。」電影是經過剪接及運鏡設計過的,劇情橋段都是安排好的,可是劇中的人物情感是真實的,導演關注的社會狀況是真實的。
直到2021年:『當韓國射箭選手安山(An San)在東京奧運會上奪得3枚金牌榮歸故里時,迎接她的不只是讚揚,還有潮水般的批評。原因是她的一頭短髮。在眾多的辱罵聲中,安山還被貼上了女權主義者的標籤 - 在韓國這就相當於厭男症。一名男性這樣寫道:「她拿到金牌很好,但她的短髮讓她看起來像女權主義者。如果她是,那我就不支持她了。所有女權主義者都應該死掉。」』——資料來源:BBC記者,陳煒斯(Yvette Tan)、葉慧儀 (Waiyee Yip)。
一頭中性短髮的Y,看起來沒有明顯性徵。缺少了Y染色體的Y。能否走出與被強暴的姊姊們不同的命運呢?時至今日,世界各國,仍有千千萬萬的Y,在為女性發聲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